首页 资讯 正文

北约军费飙升至GDP的5%,坑的是谁?

体育正文 234 0

北约军费飙升至GDP的5%,坑的是谁?

北约军费飙升至GDP的5%,坑的是谁?

6月24日至25日,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(jǔxíng)。在会后的联合声明(liánhéshēngmíng)中,最重要的“成果”就是同意将军费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5%——这一目标在今年年初由美方提出(tíchū)时曾在欧洲引起“激烈(jīliè)反弹”。北约秘书长吕特作为华盛顿的“忠实推销员”,为了“诓”欧洲国家掏更(gèng)多钱,可以说想尽了办法:“俄罗斯威胁”不够用了,就把“中国威胁”端出来,在台湾问题(wèntí)上说三道四,还借乌克兰问题污蔑(wūmiè)中国。这不仅是给欧洲国家挖坑,也给世界添堵、添乱。 在十年(shínián)内把国防开支从(cóng)GDP的2%提升到5%,翻了一番多,这一增量将是数万亿美元级别的,北约会因此成为全球军费增速最快的实体之一。上一次北约提出增加军费是在2014年,其中军费增幅最大(zuìdà)的国家(guójiā)大部分集中在欧洲东部(dōngbù)。十年过去了,这些国家因此变得更安全了吗?答案显而易见。不仅欧洲东部受到战火牵连(qiānlián),整个欧洲都被迫陷入乌克兰危机之中,全球经济也因此受损。北约没有底线和节制的军事扩张难辞其咎(náncíqíjiù)。 6月24日至25日,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。(视觉中国(zhōngguó)) 渲染“中国(zhōngguó)海军舰艇数量与美国相当”“2030年拥有1000枚(méi)核弹头”,本质是为北约渗透亚太寻找合法性。北约用所谓(suǒwèi)“中国威胁”来为自己的扩军备战铺路,甚至抢在美国前头表态要(yào)为可能的台海冲突(chōngtū)“做好准备”。如果北约执意要把战争触角伸到亚洲,几乎可以肯定的是,它增加的军费越多,欧洲要吞下的战略苦果就越大。 这种“自己扩军却指责他人威胁”的逻辑不仅愚蠢,而且很坏。吕特强调北约“没有退出机制”,实际上是恐吓成员国,想要中途跳车,根本不可能。其所宣称的“确保未来安全”,恰恰是试图(shìtú)将欧洲(ōuzhōu)绑死在美国战车上。作为一部早该熄火的战争(zhànzhēng)(zhànzhēng)机器,北约靠紧抱美国大腿(dàtuǐ)、替华盛顿“干脏活”来续命,不断编造(biānzào)“战争等于安全”的荒唐叙事来唬欧洲人(ōuzhōurén)。北约的存在已经成为欧洲的负资产。一个典型例子是,如果没有北约东扩,俄乌冲突就无从谈起。 在这次峰会(fēnghuì)上,北约苦心经营的“印太伙伴(IP4)”中有三国领导人都不参加,原因之一是在当前中东的混乱局势下,担心参加这场峰会“可能成为陷阱”,这些(zhèxiē)国家既不愿意(yuànyì)卷入中东纷争,也(yě)不愿被迫承诺增加军费。《外交学人》杂志称,“9·11”事件后澳大利亚(àodàlìyà)参与了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,导致该国卷入了旷日持久的冲突。美国为首的北约发起的这些冲突在政治上不受欢迎(shòuhuānyíng),也耗费了大量财政资源。从中(cóngzhōng)也不难看出,“以武求(yǐwǔqiú)安”的思维在国际社会实际并不受待见。 华盛顿近年来的反复无常,促使欧洲不少国家认为应当在加强自身防务上(shàng)做出更多努力,以(yǐ)减少对美国的依赖。但北约大幅增加军费,显然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。吕特在峰会(huì)前向美国总统特朗普(tèlǎngpǔ)表示,“欧洲将掏一大笔钱,这是他们(tāmen)应该做的,也会是你的胜利(shènglì)”,这一信息的曝光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。而这种谄媚和吹捧,换来的却是特朗普对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轻蔑和质疑。即便这样,吕特还一个劲地劝欧洲人“别再担心了”,要集中精力(jízhōngjīnglì)关注“大问题,那就是我们的开支不够”。尽管北约总体上一直以美国意志为绝对主导,但这种自我(zìwǒ)PUA所显示出的欧洲“战略不自主(zìzhǔ)”程度仍令人错愕。 属于北约的(de)时代早已过去。在“美国优先”主导下的华盛顿,动不动就摆出(bǎichū)“不给保护费就甩手不干”的架势(jiàshì),让北约越发沦为美国地缘交易中的一个筹码。占GDP5%的军费(jūnfèi)对欧洲国家(guójiā)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(kāizhī),但它仍远远不足以填饱华盛顿的地缘胃口,只会让其对欧洲更加予取予求。欧洲国家、特别是那些并不愿意被动卷入战争的国家,尤其需要保持(bǎochí)清醒。(本文系《环球时报》社评,原题为:北约军费飙升至GDP的5%,坑的是谁?
北约军费飙升至GDP的5%,坑的是谁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